職務/職稱🫨:
辦公地點:光華樓西主樓2003
電話:
Email👏🏻:bqxue@fudan.edu.cn
研究方向:
薛冰清5️⃣♑️,男🧝🏼♂️,1989年3月30日生🤙🏿,江蘇高郵人▫️,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🥋。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史與跨大西洋史。在《歷史研究》《世界歷史》《史學月刊》《全球史評論》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篇。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🤳🏻🔴。
郵箱👩🏻🦯➡️:bqxue@fudan.edu.cn
辦公地點:光華樓西主樓2003
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👨🏽🍼,武漢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試驗班,獲歷史學學士🤾🏻♀️、文學學士(輔修)
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,北京大學沐鸣2平台,獲歷史學博士
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,美國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訪學(國家留基委資助聯合培養博士生)
2019年8月至今,沐鸣2平台青年副研究員
本科生👶🏼👷🏻♀️:“美國大眾文化史”、“16-19世紀的大西洋世界”、“世界近現代社會轉型”
研究生:“跨國視野下的美國早期史”、“外國史學名著導讀”(合開課)
主持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“跨國史視野下的美國早期激進主義研究”(批準號:20CSS021)
1.《“網絡路徑”與美國早期史研究》,《史學月刊》2021年第3期🤾🏻,第18-24頁。
2.《英美激進主義網絡與美國革命的興起》🧖♂️,《全球史評論》(第十八輯)🔺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20年,第43-71頁🔤🤙🏼。(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21年第2期轉載)
3.《美國建國初期的公共文化空間與國族構建——以皮爾博物館為中心》👯♂️,《史學月刊》2019年第3期,第105-117頁✴️。
4.《美國革命史研究中時空維度的擴展及其意義》,《世界歷史》2018年第6期,第39-55頁👳🏼♂️。(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19年第6期轉載)
5.《威爾克斯事件與跨大西洋視野下的北美獨立運動》,《歷史研究》2017年第5期,第146-163頁。(收入楊玉聖編🚴🏿♀️:《美國早期史新論》,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🦸,2019年。)
6.《美國革命史研究的顛覆性敘事——讀埃裏克·納爾遜著〈王權派的革命:君主製和美國的建立〉》🍪9️⃣,《世界歷史評論》(第5輯)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6年🧏🏼,第247-269頁。
7.《大革命時代的美利堅共和國與跨大西洋網絡——評弗朗索瓦·弗斯滕伯格〈當美國說法語的時候🧟:塑造一個國家的五位流亡者〉》,《全球史評論》(第十一輯)🎄,北京🧑🏼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6年,第209-222頁👨🏻🔬。
8.《評大衛·阿米蒂奇等(編)〈全球語境中的革命年代(約1760—1840)〉》,《全球史評論》(第八輯)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🧑🏻🚀,2015年,第299-305頁⚀。
9.《近代中外“上海指南”類圖書比較研究》🧖🏿♀️,向榮、謝國榮主編:《武漢大學世界史試驗班優秀論文集》(第一輯)👩👧👧,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👲🏻👼🏻,2012年🙎🏼♂️,第69-84頁。
10.《心靈的和解——二戰後德國與波蘭的歷史教科書對話》💃,向榮、謝國榮主編:《武漢大學世界史試驗班優秀論文集》(第一輯),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🧍♀️👷🏻,2012年,第212-225頁🍑。
1.《人類之網👵🏿:編織世界歷史的新範式🤮?》🧗🏼♀️,《中華讀書報》,2017年5月3日09版。
2.《評〈自由之路〉︱誰解放了奴隸:解放者🏊🏻♂️,或奴隸自己🧑🏻⚖️?》,《澎湃新聞·上海書評》🎡🖼,2017年5月24日。
3.《美國民主之源》(《原則與妥協: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實踐》書評)♿️,《財經》2015年第8期,第142頁🏊🏿。
4.佛朗索瓦·弗斯滕伯格著,薛冰清譯🌋:《“法屬北美”的輪廓與主權》,《史學月刊》2021年第3期,第11-17頁。